电动机是机床电力拖动系统的拖动元件,正确选择电动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根据机床具体对象,也就是从机床的使用条件出发,全面考虑经济、合理、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电动机安全可靠地工作。 在电动机的选择内容中,功率的选择是首要的,功率选得过大,设备投资大,将造成浪费,由于电动机欠载运行,使其效率和功率因数(交流电机)降低,会增大运行费用;功率选得过小,电动机过载运行,使之寿命降低,或者在保持电动机载的情况下,降低负载使用,这将不能充分发挥机床的效能。 电动机的转速、电压、结构型式等的选择也是必要的。 |
控制方式主要有时间控制、速度控制、行程控制及电流控制。 时间控制方式利用时间继电器或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延时单元,将感测系统接受的输入信号延时一段时间后才发出输出信号,从而实现电路切换的时间控制。速度控制方式利用速度继电器或测速发电机,间接或直接地检测某机械部件的运动速度,来实现按速度原则的控制。行程控制方式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与事先安排好位置的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进行相互配合,而达到位置控制的目的。电流控制方式借助于电流继电器,它的动作反映了某一电路中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按电流原则的控制。如何正确选用这些控制方式,这是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中一个重要方面。 某些物理量既可用行程也可用时间控制。但究竟哪种控制方式好,就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来决定。若在控制过程中,由于工作条件不允许安放行程开关,那么只能将行程位置物理量转换成时间物理量,从而采用时间控制方式。又如压力、切削力、转矩等物理量,通过转换可变成电流物理量,可采用电流控制方式来控制。实际上只要通过物理量的相互转换,便可以灵活地使用各种控制方式。 在确定控制方式时,还必须注意因负载变化而出现的问题。例如,时间控制方式是一种恒速控制,负载与电流电压的扰动都不会加快或延缓动作的时间。若对于制动采用时间控制,则由于不同负载转速降不同,尤其是在反接制动中,时间继电器不能**地控制转速到零的切断,一般时间控制方式不用于反接制动控制,但适用于能耗制动控制。 一般来说,对组合机床和自动线等的自动工作循环,为了保证加工精度而常用行程控制;对反接制动和速度反馈环节用速度控制;对Y--Δ降压起动或多速电动机的变速控制则采用时间控制;对过载保护、电流保护等环节则采用电流控制。 |
依据机械设备设计总体技术方案拟定的电气设计任务书是整个电气设计的依据。在任务书中,除了简要说明所设计的机械设备的型号、用途、工艺过程、技术性能、传动参数及现场工作条件外,还必须说明: 1)用户供电电网的种类(AC或DC)、电压、频率及容量。 2)有关传动的基本特性:如运动部件的数量及用途;负载特性,调速指标;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反向要求等。 3)有关电气控制的特性:如电气控制的基本方式,自动工作循环的组成,自动控制的动作程序,电气保护及联锁条件等。 4)有关操作方面的要求:如操作台的布置、测量显示、故障报警及照明等要求。 5)主要电气设备(电动机、执行电器及行程开关等)的参数及布置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