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活的DCDC电源模块
许多电信、数据通信、电子数据处理和无线网络系统都在利用分布式电源架构供电。这些复杂的系统需要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以便能够监测和控制电源,使之达到非常的参数。为了达到这样的性能水平,大多数设计都使用了FPGA、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内存块(memoryblock)。这种设计的复杂程度给服务于这些通信基础设施公司的应用设计人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他们的选择很简单:要么进行投资以显着改善其内部的电源管理能力,要么依靠外部设计公司的专长。这些选择都是不太可取的。
近,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择:负载点DC/DC电源模块。这些模块结合了实现即插即用(plug-and-play)解决方案所需的大部分或全部组件,可以取代多达40个不同的组件。这样就简化了集成并加速了设计,可减少电源管理部分的占板空间。
从这些模块获得你需要的性能,满足你的预算和空间要求的关键在于,需要一家掌握不同可用技术的公司。
传统和常见的非隔离式DC/DC电源模块仍是单列直插(SiP)封装,见图1。这些开放框架的解决方案的确在减少设计复杂性方面取得了进展。简单的是在印刷电路板上使用标准封装的组件。这些组件是典型的低频率设计(大约为300kHz),其功率密度不是恒定的。其尺寸使之难以为许多空间受限的应用所接受。下一代电源模块需要在减少的外形规格(formfactor)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以提高设计的灵活性。
图1:传统SIP开放式模块。
为了实现设计人员需要的更高功率密度,电源管理供应商必须推高开关频率,以减小能源存储单元的尺寸。利用标准组件增加开关频率会导致低效率,这主要是由于MOSFET的开关损耗。这推动着业界寻找成本有效地降低DC/DC模块中MOSFET的驱动和电源路径寄生阻抗的方法,生产与单个集成电路尺寸相仿的成型模块。
ISL8201M DC/DC模块
Intersil的ISL8201M模块集成了一个完整的DC/DC转换器所需的大多数组件,包括PWM控制器、MOSFET和电感器。其输入电压范围为3-20V,电流能力为10A。它可实现比传统SIPDC/DC模块高得多的开关频率,通过不使用MOSFET封装并将这些组件共同封装在一个紧凑的15×15×3.5mm的QFN封装中(见图2),实现了的效率和热性能。ISL8201M是一个系列模块中的个产品,尺寸和性能的改善正在开发当中。
图2:ISL8201M概念封装图。
从效率的角度看,ISL8201M实现了的性能。QFN封装优良的热性能可以实现非常紧凑的设计,而不需要散热片。这使得ISL8201M达到了大约200W/in3的功率密度,约为传统开放式框架模块的4倍。
图3:ISL8201M效率曲线(Vin = 12V)。
当评估一个特定应用的解决方案时,尺寸和成本是两个主要的考虑因素。在终端应用中其他因素可能同样重要或更为重要。其中一些额外考虑因素正在研究。
设备检修维护安全一直是检修企业永恒的主题。检修的安全文明作业水平反映了检修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检修单位应充分发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工具的作用,建立起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核心、以技术保障管理体系为主体、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重点、以思想保障体系为基础、以群众监督体系为保证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目的,强化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长效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监督检查机制;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员工建立安全、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全面推广安全设施标准化、作业步骤标准化,全面实施检修质量合格率,以百分百的合格率促进安全文明作业,以安全文明作业保证检修质量的百分百。 一、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是做好检修作业的前提 1、检修作业属于高危行业,检修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不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坚持安全、违章为零、事故为零安全管理理念,抱着“零容忍、零容让”的安全态度,树立严格苛求的工作精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现场的有效执行,以季度为周期实现“事故为零”的目标。 2、检修单位作为服务单位,服务不等于服从,服务的前提就是“安全”,检修决不允许用职工的鲜血换取生产厂的产量和满意。不断强化“安全”的思想,来解决现场安全问题。检修项目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如果失去安全生产基础的支持,项目效益就无从谈起。 二、做好检修企业安全工作的途径 1、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项目的安全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各单位和部门签订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协议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协议要求追究违章、违约责任。 ![]() 3、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①加强施工危险点分析,开展危险源调查,制定危险点清单。在此基础上制订危险点预控措施,通过消除、隔离、疏导等方法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发生。 ② 加大重大危险整改消除力度,对重点项目、重点部进行重点监控,做到隐患不消除、问题不解决决不放过。 ③ 制定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并定期演习。建立起各单位相互联动,建立起现场医院、就近人民医院相互联动的机制。 ④认真做好现场警戒和清场工作。大型脚手架拆除、塔吊组立、高空落物区域等高危险作业场所切实做好警戒和清场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4、提高员工(班组长)安全技能及安全意识,确保基层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安全工作是一项以教育培训为本的工作,不断强化职工(尤其是特殊工种、班组长)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知识,对安全工作警钟长鸣,才能避免和防范事故。要求职工在作业前坚持“一想(工作前预想,根据生产作业活动特点与变化,应从坏处着眼,有什么危险,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向好处努力)、二防(根据预想的结果,制定出具体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对策,操作)、三操作”的原则。以危险源动态辩识为抓手,结合检修作业标准的推进,逐步摸索检修标准化作业模式。 5、检修安全票据是确保检修安全有效措施,通过票据的执行落实安全交底、安全监护、工作许可及工作的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各级管理人员要将检修票据作为“生命票”来执行,特别要强化停送电牌、停送电票是每位职工的“生命牌、生命票”。严格执行抢修工作票、动火许可证、电气工作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检修工作票证制、检修停机挂牌确认制等票据制度,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使安全措施落实到现场,并由相关责任人到现场确认后再执行操作,以预防重点检修和操作不发生事故。 6、要以身边耳熟能详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为教材。提高安全意识,事故案例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因为那都是活的血的教训,切记空谈。要以在社会上影响巨大或者是发生在身边的生产安全事故为案例,要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何防范,要举一反三。要把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危害阐述完整,一定要让员工心灵受到震撼,切实知道安全事故的危害是终身的,是家庭的悲剧所在,是社会安定大的敌人。对于事故的发生,都可以从人、机、料、法、环入手分析原因,找出事故的防范措施,亡别人的羊补自己的牢,事故举一反三工作的开展,是对基础工作的夯实和梳理,为防止此项工作走过场和开展工作的遗漏,已按照制度化、常态化的标准来开展。结合近五年典型事故案例,按事故举一反三工作流程,运用PDCA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安全工作的开展。 三、做好安全工作需要注重的细节 1、全员参与。安全工作不是某个人的工作,而是需要全体员工上上下下的共同参与,只有共同落实好、执行好安全措施,安全目标才能达到,安全工作的好坏每个员工都有责任。 2、重在细节。安全工作是一项非常系统而具体的工作,它能细到每一棵螺丝钉都要符合安全要求,要细心管理、细心检查,只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3、持续改进。在各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来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进行改进。维修部对中心及自身检查出来的问题能够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出整改措施并实施,要按体系的要求---PDCA的模式来落实措施,通过“每天进步一点点”,使整个安全工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安全生产管理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检修单位基本的要求。安全生产是检修管理中的头等大事,而各级管理人员应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的主题,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应坚持不懈地同麻痹、大意、不负责任三大安全管理敌人作斗争,从中找出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指导现场工作的开展,提升管理水平,这是保障检修单位安全生产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