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伺服电机的品种很多,根据磁场产生的方式,直流电机可分为他励式、永磁式、并励式、串励式和复励式五种。永磁式用氧化体、铝镍钴、稀土钴等软磁性材料建立激磁磁场。在结构上,直流伺服电机有一般电枢式、无槽电枢式、印刷电枢式、绕线盘式和空心杯电枢式等。为避免电刷换向器的接触,还有无刷直流伺服电机。根据控制方式,直流伺服电机可分为磁场控制方式和电枢控制方式。永磁直流伺服电机只能采用电枢控制方式,一般电磁式直流伺服电机大多也用电枢控制方式。 在数控机床中,进给系统常用的直流伺服电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小惯性直流伺服电机 小惯性直流伺服电机因转动惯量小而得名。这类电机一般为永磁式,电枢绕组有无槽电枢式、印刷电枢式和空心杯电枢式三种。因为小惯量直流电机*大限度地减小电枢的转动惯量,能获得*快的响应速度。在早期的数控机床上,这类伺服电机应用得比较多。 2.大惯量宽调速直流伺服电机 大惯量宽调速直流伺服电机又称直流力矩电机。一方面,由于它的转子直径较大,线圈绕组匝数增加,力矩大,转动惯量比较其他类型电机大,且能够在较大过载转矩时长时间地工作,可以直接与丝杠相连,不需要中间传动装置。另一方面,由于它没有励磁回路的损耗,它的外型尺寸比类似的其他直流伺服电机小。它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能够在较低转速下实现平稳运行,*低转速可以达到1r/min,甚至0.1r/min。这种伺服电机在数控机床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3.无刷直流伺服电机 无刷直流伺服电机又叫无整流子电机。它没有换向器,由同步电机和逆变器组成,逆变器由装在转子上的转子位置传感器控制。它实质是一种交流调速电机,由于其调速性能可达到直流伺服发电机的水平,又取消了换向装置和电刷部件,大大地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
为了提高步进电机的性能和结构工艺性,步进电机有许多的结构类型,主要是根据相数、产生力矩的原理、输出力矩的大小和结构进行分类。 1.根据相数分类 我国数控机床中采用的步进电机有三、四、五、六相等几种,因为相数越多,步距角越小,还可采用多相通电,提高步进电机的输出转矩。根据前面分析,步进电机的通电方式一般采用m相m拍、双m拍和m相2m拍通电方式,在m相m拍和m相2m拍通电方式中,除采用一/二相通电转换外,还可采用二/三相转换通电,如五相步进电机,各相用A、B、C、D、E表示,其五相十拍的二/三相转换方式为:AB→ABC→BC→BCD→CD→CDE→DE→DEA→EA→EAB。 2.根据产生力矩的原理分类 步进电机是采用定子与转子间电磁吸合原理工作,根据磁场建立方式,主要可分为反应式和永磁反应式(也称混合式)两类。 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定子有多相磁极,其上有励磁绕组,而转子无绕组,用软磁材料制成,由被励磁的定子绕组产生反应力矩实现步进运行。永磁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定子结构与反应式相似,但转子用永磁材料制成或有励磁绕组、由电磁力矩实现步进运行。这样可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减少定子绕组的电流。我国的永磁反应式步进电机多为五相,具有输出转矩大、步距角小、额定电流小等优点,缺点是转子容易失磁,导致电磁转矩下降。 3.根据输出力矩的大小分类 根据输出力矩的大小可将步进电机分为两类:伺服步进电机和功率步进电机。伺服步进电机又称为快速步进电机,输出力矩在几十到数百mN·m,只能带动小负载,加上液压扭矩放大器可驱动工作台。功率步进电机输出力矩在5~50N·m以上,能直接驱动工作台。 ![]() 步进电机可制成轴向分相式和径向分相式,轴向分相式又称多段式,径向分相式又称为单段式。前面介绍的反应式步进电机是按径向分相的,也称为单段反应式步进电机,它是目前步进电机中使用*多的一种结构形式。还有一种反应式步进电机是按轴向分相的,这种步进电机也称为多段反应式步进电机。多段反应式步进电机沿着它的轴向长度分成磁性能上独立的几段,每一段都用一组绕组励磁,形成一相,三相电机有三段。电机的每一段都有一个定子,它们固定在外壳上。转子制成一体,由电机两端的轴承支承。每段定子上都有许多磁极,绕组绕在这些磁极上。沿电机的轴向长度看,转子齿与每段定子齿之间有不同的相对位置。设一三相多段反应式步进电机的三相分别为A、B、C,则A段里的定子齿和转子齿是对齐的,B段和C段里的定子齿和转子齿则不对齐,一般错开齿距的1/m(m为定子相数),齿距为360°/转子齿数。若从A相通电变化到B相通电,则使B段里的定子齿和转子齿对齐,转子转动一步。使B相断开,C相通电,则电机以同一方向再走一步。再使A相单独通电,则再走一步,A段里的定子齿和转子齿再一次完全对齐。不断按顺序改变通电状态,电机就可连续旋转。若通电方式为A→B→C→A→…,则通电状态的三次变化使转子转动一个齿距;若通电方式为A→AB→B→BC→C→CA→A…,则通电状态的六次变化使转子转动一个齿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