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的种类: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重复接地。 一、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工作而采取的接地,即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指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中性点运行方式如下: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系统见图1。
图1 适用:110KV及以上电网。 中性点不接电力系统见图2。
图2 中性点不接电力系统 适用: 电压小于500V的装置;3~10kV电网,当单相接地电流小于30A时,发电机直配系统,接地电流小于5A时;35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0A时。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力系统见图3。
图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力系统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流较大时,可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减小接地电流,使电弧易于自灭。 二、保护接地若电源的中性点不接地,电机的外壳绝缘损坏时,人若触及外壳,就有危险。保护接地见图4。
图4 保护接地 当人在分布电压区域内跨开一步,两脚间(相距0.8m)所承受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380/220V系统中,常采用保护接零。保护接零见图5。
图5 保护接零 避免零线断线,采用重复接地。重复接地见图6。
图6 重复接地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适用范围: 三、防雷接地目的:减小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时的地电位升高。 高压输电线路在杆塔下都设有接地装置,并通过引线与避雷线相连。 目的:使击中避雷线的雷电流通过较低的接地电阻而进入大地。 一般在避雷针和避雷器下面设接地体;并要求敷设一个统一的接地网 |
(1)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池外部,电流是正极流到负极的;电池内部,是从负极流到正极,如下图(a)所示。 从电子流动的方向看,在电池外部,电子从负极流到正极;在电池内部,从正极流到负极,“电流环路”,如下图(b)所示。 |
一、电路 电路是电流流过的路径。一个完整的电路通常至少要由电源、负载(即:用电器)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 |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式很多,主要有直接计算法和查表法。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
什么是电功率在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其中单位时间为秒(s),所做的功就是指电功。电功率使用符号大写的英文字母“P”表示,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所谓用电设备容量的大小,通常都是指的电功率的大小,他表示该用电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能力。 如果您不太理解,那么笔者举个例子:把电流比作水流,如果您有一次喝了一大碗水,那么喝下去的这个水的重量就是您做的电功;而您总共花了10秒喝完,那么每秒喝水的多少也就是电功率啦。 电功率计算公式通过上面对电功率概念的基本描述以及笔者所做的比喻,很多人可能已经想到了电功率计算公式啦;我们继续拿上面的喝水的例子来说明:既然总共在10秒内喝了一大碗水,那么也就比作是10秒内做了一定量的电功,那么计算公式就显而易见了,将电功除以时间,所得的数值便是用电设备的电功率啦:
上面的计算公式中P代表电功率,他的大小取决于电压U和电流I两个量的乘积,上面公式中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P——电功率,单位(W)瓦特 对导体电阻来讲,由欧姆定律I=U/R可得出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还可以用一下两个计算公式: P=UI=U²/R,或者:P=I²R(因为U=RI,那么P=UI=R乘I再乘I,所有是I²R) 电功率单位如果您注意了上面的公式中对P的注释,应该已经知道电功率这个名称使用字母P表示的,而电功率单位是用W(瓦特,简称瓦)来表示的。我们结合上面的公式来一起了解下1瓦的电功率是如何来的: 1瓦=1伏×1安,或者简写成1W=1V·A 在电工学中,常用的电功率单位还有千瓦(KW):1千瓦(KW)=1000瓦(W)=10^3瓦(W),在机械工业中常用马力来代表电功率单位哦,马力与电功率单位转换关系为: 1马力=735.49875 瓦特,或者1千瓦=1.35962162 马力; 在我们生活用电及生产中,电功常用的单位是大家熟知的“度”,1度电表示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使用1小时(1h)所消耗的电能,即: 1度=1千瓦·小时 好了,到这里有关电功率的一些基础知识就讲完了,相信在笔者的解释您已经理解了吧?! |